MK体育新闻
MK体育- MK体育官方网站- MK体育APP
上海体育赛事的成长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之后,逐步走向成熟。上海赛事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赛事发展格局逐渐清晰。一方面,以单项顶级赛事为引领,推动商业赛事与职业联赛共同发展,成为上海赛事的发展主线。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与城市特质相契合的体育赛事体系,成为上海赛事发展的主要目标。二是赛事数量质量显著提高。在政府部门、办赛主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努力下,上海赛事数量稳步提升、赛事组织运营成熟度显著提高、自主品牌赛事培育能力持续增强。三是赛事综合效益日益凸显。上海赛事在提升城市国际形象、拉动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四是赛事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积极推动赛事放管服改革,颁布《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实现从体育部门办赛事向管理和服务赛事的转变。2015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用十年时间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围绕这一目标,上海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三是强化赛事管理和服务。在颁布《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基础上,发布《上海市体育赛事品牌认定体系》《上海市体育赛事评估体系》《上海市体育赛事扶持办法》《上海市体育赛事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公共政策文件,提出一系列体育赛事管理创新举措,构建起以《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为引领,以建设赛事体系为重点,以赛事认定—赛事评估—赛事扶持为手段,以体育赛事监管和赛事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支撑的1+1+3+2上海体育赛事管理创新体系。在实践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体育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同时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主要做法是:对常年在上海举办的体育赛事,依据赛事能级与办赛效果分为PHD三类,从确认指标和预估指标两个方面制定上海赛事品牌认定评价维度;依据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对上年度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进行评估;在实施赛事资金扶持时,参照品牌认定和赛事评估数据,使认定—评估—扶持在赛事监管与服务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上海虽然每年举办国际赛事总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但单项最高等级赛事的举办数量与伦敦、巴黎等世界体育名城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重大赛事供给有待进一步丰富。上海虽然已有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但从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长远需求来看,上海仍缺乏常年举办、凸显城市内涵与特质的品牌赛事。上海马拉松作为上海创办的首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自主品牌赛事,始于1996年,迄今已成功举办26届。之后的二十多年,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单项赛事落户上海,遗憾的是,自主品牌赛事上马一枝独秀。直至2016年,借助上海举办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契机,在国际滑联支持下,创办了上海超级杯,这是世界范围内唯一融合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和队列滑三个项目的大奖赛,也是国际滑联首次以城市命名的赛事。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城市自主品牌赛事不可或缺,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本土品牌赛事,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新赛道。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逐步确立了3+3+3+X的上海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框架。第一个3,是三个依托城市景观培育的头部赛事: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2021年在苏州河上创办的上海赛艇公开赛,以及今年新创办的上海帆船公开赛;第二个3,是聚焦三大球发展的明日之星系列赛,创办于2022年的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2023年落地的上海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还有将于今年夏天举办的明日之星排球赛;第三个3,是三个各具特色的赛事,包括上海超级杯冰上赛事、创办于2021年的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以及计划于今年9月落地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X是各区和协会、企业等创办的各具特色的赛事,包括各区的半马赛事,企业举办的路跑、水上、自行车等赛事。在城市自主品牌赛事的新赛道上,上海积极探索,不断前行,这些在城市开放空间举办的赛事已悄悄融入市民生活,既是一项高水准的赛事,同时也像一个嘉年华,为市民创造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赛事环境,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上海赛艇公开赛是赛事与旅游节庆联动的典范,2023年度赛事于上海旅游节开幕当天举办,围绕苏州河+赛艇这一王牌组合,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以赛事为线索,将城市地标、旅游景区、重点商圈有机串联,激发苏州河沿岸文旅资源的活力。依托赛事举办展会活动,上海马拉松与上海体博会经过多年发展,实现了赛事与会展的双向赋能,形成了更高水平的体育+会展发展模式。以上海电竞大师赛为平台举办电竞产业发展大会,2023年大会集聚了体育部门、文旅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知名高校、电竞俱乐部等各类主体,一赛一会发展模式搭建了以电竞赛事为核心的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了电竞产业集聚效应。上海马拉松作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2023年在国内率先为海外参赛者提供个性化旅行套餐,极大提升了海外参赛者的参赛便捷性与体验感。上海马拉松已成为国内其他城市跑者和海外跑者的热门选择,2023年赛事有12%外籍跑者,国内跑者中有1万人来自上海以外的城市,赛事带来直接经济影响达7.01亿元,拉动效应达7.69亿元。2023年上海ATP1000大师赛共吸引19万人次的观众现场观赛,赛事的产出效应达39.72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达13.96亿元。
今年以来,上海体育积极推动文体商旅展联动,利用国际大赛的回归助力城市发展,进一步发挥赛事对于消费的拉动效应。2024F1中国大奖赛于4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作为配套活动首次打造的格子旗音乐节上,黑豹乐队、黄子韬、腾格尔、百大DJ小马丁等多组音乐人轮番登场,奉上一场赛车文化、潮流音乐多元融合的视听盛宴。打造上海汽车文化节,推出上赛道嘉速度系列文旅IP主题活动。产品上,设计F1中国大奖赛20周年、中国周系列特许产品等。5月3日至5日,2024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办,超过22000人至现场观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是国际马术联合会旗下最高级别的五星级马术障碍赛,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举办的级别最高、国际影响力最大、观赏性最强的马术赛事。5月25日至26日,2024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海站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赛场之外,文体旅商展深度联动:车迷村里为市民备好了赛车展示、速度挑战、趣味涂鸦等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开赛前,车手们在南翔老街和古猗园,漫步古典园林,品尝美味小笼,感受了一场不一样的City walk;另一支FE劲旅捷豹车队则将新款战车直接搬到了北外滩,上演了一场飞驰滨江的都市快闪。
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于2024年5月16日至19日在黄浦滨江圆满举办,464名全球优秀选手云集沪上,共同角逐150余张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是《奥林匹克2020+5议程》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国际奥委会新设立的一项将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节日型系列赛,比赛包括自由式小轮车、霹雳舞、滑板和攀岩4个大项6个分项的比赛。比赛期间,除了可以欣赏激烈精彩的巅峰对决,每天还有融合音乐、艺术、潮玩、街舞等元素的城市嘉年华活动在赛场旁的时尚舞台活力上演,更加凸显了这项赛事年轻、时尚、新潮的特点。比赛日每天都有主题活动,包括舞动青春斗Show场、绿色再造衣时装秀、国潮非遗派对、摇滚嘻哈潮音LiveHouse等。赛事还配套举办了城市体育节活动。4月16日,在赛事倒计时30天之时,启动了城市体育节活动,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北京、深圳、武汉等全国多地开展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的比赛和活动,传播项目文化。
2021年在苏州河上创办城市自主品牌赛事上海赛艇公开赛,以赛事为载体,展现苏州河的人文脉络和治理成就。2024年,上海又创立了上海帆船公开赛,二者与用脚步丈量城市精彩的上海马拉松共同构筑起上海城市景观头部赛事三上品牌。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于3月26日至31日举行,首届赛事参赛帆船数量为35条ILCA6级和25条J80级,共计300人参赛。除了紧张刺激的帆船赛事,黄浦江畔虹口滨江区域还配套打造了上帆赛事村,设航海文化、航海互动、海洋公益、休闲娱乐、拍照互动等板块,现场设置比赛帆船陈列、帆船运动互动体验等,并通过与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联动,输出航海历史、航海物品陈展,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接触航海帆船运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