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新闻
MK体育- MK体育官方网站- MK体育APP到2029年,围绕餐饮、家政、养老托育、居住服务、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方面,重点打造8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培育5个销售额5亿元以上商圈,15个销售额1亿元以上商圈;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发布15个餐饮地方和团体标准;实现社区家政服务能力全覆盖,服务人员100%持证上门,发布35个家政地方和团体标准;培育3—5个旅游演艺精品项目,2—3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设3—5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2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申报承办国际专业赛事,举办省级及以上赛事活动50场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70%,乡镇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0%。
(一)提升餐饮住宿服务品质。培育以青海特色菜品和地方名优特小吃为主的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推动利用电商赋能餐饮数字化运营。持续开展餐饮住宿企业融资走访专项行动。推动青海拉面进机关、企业、学校,重点打造省内主要景区“拉面美食+户外骑行服务+多业态融合”新模式,鼓励青海拉面出海。扩大《三餐四季》节目辐射效应,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美食街区”。提升涉外住宿服务水平。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民宿服务。(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人行青海省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任务均需各市州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四)升级繁荣文旅消费。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重点项目,推出一批非遗旅游、研学主题线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水平,优化博物馆、美术馆等讲解服务供给。扩大营业性演出市场供给,提高审批效率,鼓励各地举办各类音乐、舞蹈、演唱会等活动,积极引进各类电影、艺术展览交流活动。支持西宁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申报。大力发展生态、红色、乡村、冰雪旅游,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利用城市开放空间打造创意市集、露营休闲区。推进社保卡在公共文化场馆和国有A级旅游景区的应用,引导旅游景区、度假区等推出旅游套票、联票、年票,淡季门票减免、酒店民宿折扣等优惠政策。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提高电子地图标注率。加快完善机场布局,有序开通国际旅游航线,丰富拓展航线网络、旅游列车线路、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提升外籍游客和港澳台居民持有效证件订票、办理住宿便利化水平。开展入境旅游营销推广。(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广电局、人行青海省分行、省委金融办、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外事办,中国铁路青藏公司、青海机场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新千、唐道637、大十字、力盟、万达、北城七区、吾悦广场等高能级城市核心商圈为主业态,依托城北豹街、新千丝路风情街(夜间消费集聚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生态文体消费集聚区)、北川河湿地公园(北川河生态研学消费集聚区)、湟中塔尔寺(非遗文化消费集聚区)、丹噶尔古城和大通老爷山(民俗文化消费集聚区)、日月山(生态人文消费集聚区)、大通鹞子沟、湟中卡阳、湟源大黑沟等浪山营地和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等资源,中国西宁高原国际风筝邀请赛、中国冰壶联赛(西宁 站)、西宁市半程马拉松等赛事,西宁《三餐四季》、“寻找与宁的记忆老字号”打卡点,以及湟源里脊、炕锅羊肉、湟中暖锅、青海老八盘、酿皮、牛杂、甜醅、抓面等美食,First 青年电影节、演唱会等活动,打造“商圈步行街+生态研学+高原康养+文化体验+户外休闲+特色美食”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